谷城连续三年进入“20强” 后劲何在

今年以来,谷城县坚持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发展思路,大手笔谋划大产业,县域经济实现量质双升,“颜值”不断得以刷新。

记者在三环锻造智能机加生产线看到,从原材料进厂到变成成品运出厂门,一条生产线,4个机器人,一个流程全部实现,外面只需要人工进行实时控制和监控即可。

三环锻造公司总经理助理赵海涛告诉记者,公司制定了“数字化、绿色化”技改策略,打造“亚洲最大精密锻造中心”和“亚洲最大商用车转向节生产基地”,新建三环精密制造中心,在全国同行业内率先进行智能制造升级改造。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三环锻造正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成长为全国重要的卡客车转向节生产基地。

在谷城,以三环车桥、三环锻造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推进机器换人,机器人数量达到100多个,东华机械等5家公司新上7条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智能机器人、机械手加工、激光检测系统等智能制造技术,助推产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变。

在金洋资源公司铝合金锭生产线,记者了解到这条生产线上引进的4台熔炼炉经过由高低落差布局变成平面直线布局的改造,就节省了燃料和物料运输损耗,还省下了由于高低炉存在视线遮挡原因而多出的人力监管成本,实现了生产工艺减量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新金洋资源公司制造经理周强说,公司引进自动灌铸机、自动切锯机、自动码锭机,降低了能耗、物耗,每吨铝零部件产品需天燃气量由原来的280立方米降低到200立方米。每年能为企业省下超过经济效益330万元。

像金洋公司一样,三环车桥轻量化的高性能镂空前轴,引进先进设计理念,生产的前轴重量比原来减轻3公斤至5公斤,售价比原来提高400元左右。

减量化增长,高端化创新。谷城县不断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创办研发机构34个,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7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家、院士工作站11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2019年已组织23家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保持在20%以上。

县科技经信局副局长吴闻丽介绍,近三年来,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75 个,总投资89亿元。争取国家、省、市项目资金近1.5亿元,为支持五大支柱产业领跑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日的谷城,不断提升工业强县建设水平,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县域经济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新活力。

融媒体中心记者:陈渊 王文龙

通讯员:苏运超 陈燕飞

责任编辑:邓植元

编审:任丹

(作者:云上谷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