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花平川村:一心干事不折腾

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大家好!我是来自石花镇平川村的李赢宇,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平川村发展的故事。

走在平川的街道上,大家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有着15家企业,其中5家规模在2000万以上的农村,2020年村企业总产值达到16亿元,税收突破6000万元,村集体收入150万元,集体资产积累达到320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过25000元。先后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6次被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就一个村而言,这金灿灿的数字、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承载了平川人40年如一日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的初心。

平川过去是个单一的农业村,和全国各地的农村一样。虽然土地承包到户,农民吃饭问题解决了,但是日子还是紧巴巴的。

小河无水大河干。老百姓手里没闲钱,村集体一穷二白,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罗荣海说,“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于是带领村一班人,自带铺盖,挤火车、啃馒头、喝凉水,跑资金、找项目,硬是“无中生有”,建起了草件厂,为东风公司生产包装。随后,又办起了砖瓦场、米面加工厂、水泥预制厂等10余家作坊式企业,由于干部下力、乡亲们支持,平川人尝到了甜头,每年村集体收入20万元。

这些“农”字号企业,虽然多,但始终走不出去,很难做大做强。村两委认识到,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技术。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一家一户能做的企业,村里就不再办,而是眼光向外,引进新技术,发展含金量高的企业。1991年,平川村引进国企退休人才,创办容器厂,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开创了平川村发展工业企业的先河。

那时候,说到村里能办企业,说出去都没有人相信。但是,接下来,平川村一口气发展了10多家工业企业,这些企业为平川带来了可喜的收入和大量的就业岗位。

然而,到了九十年代后期,一些地方出现了卖资源卖企业的热潮,当时也有人说,平川就是个村,企业这么多,可以考虑卖一部分。

大河有水小河满。我们深知,只有集体富了,老百姓才能真正得实惠!上面的企业卖了税收还在,村里的企业卖了集体啥都没有了。

这些年,平川人始终坚守一件事,那就是坚定不移发展集体经济,一心把产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平川村先后投入400多万元用于改水、改电、修路,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做好这些基础工作的同时,我们采取以村级企业作股、以土地入股、以资金参股等形式,依托市场找项目,依托资源抓项目,依托环境邀项目,大搞招商引资,推动现有产业升级,使村办企业得到更好发展。

湖北庄园肥业是我们第一家招商引资企业,保康人王道新舍近求远,跑到平川来办厂,正是看中了平川村良好的投资环境,他总结了一句话:平川人干实事儿。

现在,庄园肥业是鄂西北农业龙头企业,产品远销全国15个省市,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转移劳动力200多人。

谷城泰隆水泥,是县重点招商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370多亩,落户平川后,村两委一班人从土地征收到手续办理全程服务,确保了企业顺利投产,现在企业年产值达6亿元。每年为村创收10万元,转移就业劳动力400人。

今天的平川,工业企业蓬勃发展,全村1200多名劳力在家门口安居乐业,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两委一班人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的初心,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心干事不折腾的信念。

下一步,我们将借用兴旺的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借乡村振兴的东风将平川建成美丽、富裕、文明、生态、幸福的新农村。

来源:谷城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翟竞

(作者:云上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