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利用红色“口袋书”深学党史力行办事纪实

“我们知著见微,辉映对照,精心编印《初心如磐 伟大征程——建党百年谷城百件大事》红色‘口袋书’,打通党史县情对结最后一公里,激活党史学习教育一盘棋,让全县上下知党情、淬党性、办实事、开新局。”谷城县委书记、县长黄克立说。

深学党史,力行办事。如今,一本红色“口袋书”的活学活用,让革命老区谷城县迸发新活力、呈现新气象。

谷城县地处鄂西北山区,是一个拥有60万人口、2万名党员的革命老区。这里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

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谷城县委着眼“全面系统学、悟思践行做”的学史方略,创新提出了“三个五”工程,即聚焦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青年党员青年学子、村(社区)党员群众、“两新”组织党员职工、退役军人等5个重点群体,采取分层分类学、比较对照学、典型示范学、实地观摩学、睹物思情学等5种方式,着力办好优化营商环境、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改善民生等5类实事,搞精准滴灌,不搞大水漫灌,确保全县党史学习教育新起来、活起来、实起来,见实招、生实效、走在前。

比较对照 辉映成册

党史重大事件、地方发展成就、革命基地根脉,浓缩进《初心如磐 伟大征程——建党百年谷城百件大事》,13万字真实记录党领导谷城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全貌,把红色基因活化为可看、可读、可记,可对比、可查阅、可亲近的红色“口袋书”。

“土味”的红色读本,让党史可亲可敬、可学可为。首批编印5000册,与中央指定党史学习用书同步配发各级党组织,作为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员干部、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推进党史“飞入寻常百姓家”,努力打造区域有名的红色教育“谷城品牌”。

“三进三出” 入脑入心

从书本到心田,“口袋书”滋润着谷城这片红色土地。

为活学活用红色“口袋书”,谷城县创新“三进(搬进讲堂、搬进课堂、搬进舞台)三出(走出机关、走出校园、走出车间)”学习形式,干部群众走进历史现场,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让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学有读本、看有实物、听有故事,从书本到实景,从室内到室外,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搬进讲堂强担当。谷城县深化“党委搭平台、干部上讲台、群众登舞台”学习模式,将口袋书搬进党课讲堂。充分用好红色资源,把“一诺一生寻战友”、电影《集结号》谷子地的原型、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退役军人先进个人熊子勋,将名字刻在解放海南烈士纪念碑上的“活着的烈士”陈尚明,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并肩作战、退役后在偏远山区一干24年的乡邮递员王如美等200多名健在红色老兵,请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工厂企业学习大讲堂。听老英雄讲入党初心、讲革命历程、讲战斗故事、讲信仰的坚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他们奋斗中感悟信仰的力量。

搬进课堂润心田。红色资源承载着红色基因,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的教材。谷城县中小学充分发挥“以史鉴今、立德树人”作用,把红色“口袋书”融入“四课”——思想品德课、历史课、活动课、实践课,举行国旗下讲党史、学唱红色歌曲、举办“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比赛、开播红色广播站,深度挖掘语文、历史、音乐等各学科中的党史教育内容,把学英雄、学党史、强信念融入日常教学,引导青少年学习百年党史,筑牢信仰之基。

搬进舞台聚人心。谷城县以生动的文艺剧目热情讴歌党的百年征程和丰功伟绩,创作排演了大型湖北越调红色现代戏《滚灯谣》。作为“文化襄阳·好戏大家看”党史教育惠民活动内容之一,先后在襄阳剧院公演2场,在谷城各地巡演25场,为广大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文艺党史课。

走出机关,回顾初心淬党性。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让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把党史学习搬到现场。谷城县委主要领导率县“四大家”领导,前往革命教育基地五山镇九里岗村开展党史专题学习,参观九里岗村红色历史展览馆,深切缅怀为谷城解放和建设事业而牺牲的革命英烈,进一步筑牢初心使命,感悟思想伟力,激发奋进之志。全县1100多个党组织先后赴谷城13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现了温党史、铭初心、淬党性。

走出校园,庚续血脉培根基。突出青少年群体、贴近青少年需求,全县上万名中小学生分批次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熏陶,引导他们听党话、跟党走。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亚声中学开展弘扬“南泥湾”精神教育实践活动,在薤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重走红军路,研学大薤山”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实践锻炼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走出车间,感受伟力比贡献。随着电影《你好,李焕英》的热映,电影拍摄地成为襄阳及周边地区党员干部群众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打卡地,接待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的党员干部群众3万余人。中国有机谷电商产业园100多名年轻党员及创业青年先后拜访了100多位老革命、老英雄、老劳模,与老同志们追忆峥嵘岁月,共话初心使命。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组织218名党员走进党史教育展厅学党史、悟思想,在党员示范岗亮身份、办实事,入创新工作室克难关、挑重担。公司研发部部长王战兵说:“这本书让我汲取了信仰的力量,淬炼了进取的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为谷城发展贡献力量。”

力行有为 建功立业

红色读本是融入谷城人民血脉中的红色基因,是推动谷城振兴发展的精神财富。

红色“口袋书”助推全县上下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激发了党员干部和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从涉及群众平安出行的交通路网,到增收致富的产业培育,再到群众安全的基层治理,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为民办实事,推动学史力行、开创新局。

为解决县城西南片区部分乡村“村民出不来、市民进不去”的发展短板,加快建设以老君山樱花谷景区为龙头的旅游圈,投入4000万元,打通22.9公里的大樱花谷片区循环路,连接城关、庙滩、盛康3个乡镇,辐射带动15个村100余平方公里。一条路画出同心圆,在老君山村叫“振兴路”,在柜门关村叫“致富路”,在当铺村叫“幸福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推动绿色产业实现更大升级空间,五山镇走茶旅融合之路,建起鄂西北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和有机茶生产基地,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从“绿色贫困”走向了“生态富裕”。

以全面推进 “三百促三治”(百户长促自治、百分奖促德治、百米岗促法治)工程为抓手,加强基层治理。全县290个村(社区)划小治理单元,推选“百户长”3551个。以“爱心超市”为平台,激励群众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模范遵守村规民约等积分,用积分兑现实用小奖品,引导形成良好的民风。以“一村一辅警”为主要内容,加大巡逻密度,让群众感到警察在身边,增强群众安全感。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83家县直部门和12个乡镇(开发区)党(工)委主要负责人走进谷城融媒体中心新闻演播厅,围绕市场、社保、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重点领域,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向社会各界公开作出承诺和晾晒。创新开展重大项目送证上门服务,先后为20家企业送发证件36个,解决企业办证难、招人难、融资难、物流难等问题42个,今年前5个月招商引资实到投资额35.8亿元。

开展“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全县协调投入科技创新资金30多亿元,推进110多家企业新上210多个科技创新项目,为企业引进高新人才50多名,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多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0家,加快推进湖北工业大学(谷城)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在推进区域协同上见实招,主动融入“襄十随神”城市群发展。从延链补链强链入手,发挥骆驼集团、三环锻造、三环车桥等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作用,26家企业与十堰、襄阳等地开展汽车零部件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坚持交通先行,打通8条通往邻县市的断头路,提档低级路,全面实现连接互通。牵手毗邻的丹江口市、老河口市,充分利用电子证照、数据共享、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方式,实现户口迁移、无犯罪记录证明、不动产登记、医保转移接续等首批140个政务服务高频事项“跨市通办”。

据统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县1133个党组织共梳理群众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各类实事项目8500多件,其中县级领办实事50件、乡科级班子领办实事446件、基层“两委”班子领办实事1038件,已办结实事5000多件,真正使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

“口袋书”里觅真知,红土地上留印迹,建功业中见实劲。谷城作为,正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襄阳“一极两中心”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阮班明 佘远江

来源:中新网湖北

责任编辑:严华萍

(作者:云上谷城)